首页 > 女生耽美 > 极夜的晨昏线 > 第二十六章 血粉与适格者

第二十六章 血粉与适格者(1/5)

目录

元2040年12月10日,当地时间14:07,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将最后的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了一位姓尹的中国医生,以表彰他发明了血粉。颁奖词里曾这样写着:千百年来,人类在如何给病人补充血容量的问题上深受困扰,无数的研究与发现不断为这个难题带来新的突破,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疑惑。正当我们以为这便是科学发展的常态时,血粉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曙光:这是一种绕开了供求关系,绕开了免疫因素,另辟蹊径,彻底解决输血难题的曙光。

原远东军区最高统帅安德列曾说过,没有血粉,人类挺不到2050年。这种血细胞的替代品携带方便,生产要求低。冲一包血粉就像冲一包奶粉一样方便,甚至不需等到粉末完全溶解,就可以将它注射入人体内。标准浓度下的血粉溶剂运输氧气的效率比正常浓度下的血液还要高,只需注入少量血粉,就能迅速缓解失血导致的各种问题。

制造血粉的原料主要从鸡蛋中提取,提取出的原料经过转化形成粗制品,再经由纳米机群的修饰,晾干后就可以出货了。整个过程并不复杂,以至于远东基地完全可以自行生产。

像血粉这种外来物质被注入人体,所导致的最麻烦的一种现象就是免疫排斥反应。注射血粉溶液无需配型,倒是避免了溶血反应。但即使不是血液,作为一种外来物质,人体也会启动免疫系统来反抗它。这个过程就好像对抗病菌感染一样,免疫系统会把一切它不熟悉的东西当成病菌。

血粉的发明人有着神奇的脑回路,他将血粉颗粒设计成由单一种类磷脂包裹的球形结构,再通过纳米机群剪切掉可能识别位点的侧链,于是整个血粉颗粒就变成了让免疫系统无处下牙的光滑球体。

然而人体是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血粉颗粒即使能在短时间内避开免疫系统,但随着时间一长,各种化学反应还是会让颗粒表面充满识别位点。天才的尹医生对如何避免这些化学反应毫无兴趣,他想出了一个简单粗暴地方法,彻底的绕开了所有可能的长期不良反应。

他将支撑血粉颗粒结构的骨架蛋白修饰成易氧化的物质,在有水和氧气的情况下,作为骨架的微蛋白分子会被氧化,长长的蛋白束会断裂成一段段小分子,最后整个颗粒失去支撑,碎成无数基础营养物质。

因此血粉颗粒的半衰期只有不到3天,物理上杜绝了一切可能的长期副作用。

除了一种情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白水河畔草青青 都市透视小神医 百炼飞升录 重生六零养娃日常 天神学院 路过漫威的轮回者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超级小医生 火狮侠客 特种教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