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改变 > 第七十九章 秀容买地

第七十九章 秀容买地(2/5)

目录

张知木说:“这事儿我还能乱说。我和黄玉坤都说好了,等我们的事儿办完,就张罗你俩的事儿。就是俩孩子要好好说一说。”

陈玉锋说:“现在还不行,我还有一件心事未了。等闲下来,你跟我去一个地方,把我的心事儿了了再说。”

张知木说:“好吧。陈叔你说,李菁他们是不是早就到了。”原来,船队一进入汾河不久,李菁就带着两人登岸,三人骑着马,先行回窑岗送信,这次回来的人和货物远超走时的设想。必须让家里早点做准备。

张知木他们走了有两个多月,这段时间窑岗也是忙得热火朝天。

李云鹤按照张知木的要求,又造了一百只火枪,且各配了一百发子弹一百发霰弹。接着就开始造钢簧马车。走前,李云鹤问张知木,需要造多少钢簧马车,张知木说:“再造的钢簧马车是准备做商品,向外卖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过,一定要保证质量,另外要有成本意识。尽量减少造价。”并给他讲了流水线的概念。说:“现在,没有条件搞什么流水线,可以搞分工,比如,铸造的就专门搞铸造,锻造的就专门搞锻造,车工的专门搞车工。这样,每个工作都固定了,做工的会越做越熟练,并且熟能生巧。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如果人不够的话,可以再去招。”李云鹤真的按张知木的办法安排每个人工作,结果工人也高兴,因为就干一样,省心还不容易出错。越干越好,也越干越快。李云鹤还按张知木说的,采取了一点计件奖励的办法。结果,工人是越干越起劲,连休息时间都尽量节省。干到最后,几乎可以平均一天一辆车,而且质量也更好了,就连张知木说的一致性都更好了。院子里很快就放不下了,没办法,就只好把车都立起来了。工人们在造马车,李云鹤这边,按照张知木的草图,开始研制乘人的四轮马车,这种四轮马车是后面两个轮子要比前面的两个大一些,前面连个轮子即承重又有导向作用,由于它承重了,辕马就直接解放了,不用承重了,只要向前拉和左右转向控制方向就可以了,由于是四轮,辕马迈步时身体的起伏也不会让车子也跟着一起起伏,这样车更平稳了。李云鹤消化了张知木设计原理,又加上自己的改进,让车子的弹簧更软一些,而且是单簧就可以了。又与陆文臣一起研究改进张知木设计的车厢,使车厢制作起来方便,乘坐上下车也更方便,车厢还伸出个前沿,可以为外面赶车遮点太阳和雨水。李云鹤又用拉出来的钢丝卷成弹簧,用牛皮绳绑在一起,上面垫上几层棉被,捆扎好,最上面包一层整张的牛皮。把牛皮磨得铮亮,又用牛油擦一遍,棉布擦净。车上有弹簧沙发当座椅,车厢外面,刷了一层紫红色亮漆。车里面是漆成乳白色。车厢里踏脚处放了一块蒙古毡子。车厢窗子有薄木板做的拉窗,可以很方便拉开和关上,又用双层绸子做了窗帘。整个车子看起来就富丽华贵。试车时,孩子们要上车,李云鹤说,回去洗完脚穿上新袜子才可上来。孩子们争着往回跑。等试完车,孩子们说啥也不愿意下来,小虎说晚上就在车里睡。没办法,李云鹤只好把黄玉坤请来,孩子们才不依不舍的离开车。窑岗的人都来看新马车,黄玉坤对李云鹤说:“哥要是知道,你做出来这么好的车,不一定多么高兴呢。”

张知木他们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的,窑岗的人心里也不轻松,每日都惦记着他们。好在范成坤回来带回来一点消息,每次范成坤到潼关,回来都能带回来好消息。徐州建店的消息飞鸽传报到潼关,也通过范成坤传回窑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的丹田住条龙 我的音不准 我在异界当拷问官 君临星途 聊斋假太子 快穿事务所 怦然心动 八零娇妻 某美漫的黑医 谁的流年白了我的思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