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官 > 9.百里选人才

9.百里选人才(2/5)

目录

这七十名县吏,就是马上筑城、营田的骨干班底。

其实原本高岳赶赴原州行在来经营屯田、治所,可以申请朝廷为自己配备屯官和县吏的,比如前资官(之前当过官但现在赋闲的)、常选人(吏部选拔出来的人才)、文武散官(有散官位阶,但无具体职务的)可以为屯官、县丞、县尉等,又如品子(有品官员的子弟)、勋官(士兵有勋在身的)可以为屯副等官。

但“权知原州行在并知营田巡院事”的高岳,却没有如此要求朝廷,因为这群人来源复杂,良莠不一,吏部选出的人他不放心,便直接从营田官兵当中择选。

灵台县掌印主簿刘德室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当官,就在草野里当了回主考,高岳择取的标准是“能判文、堪理事”,其实就是要能识文断字,能看懂符牒,也能写符牒就行。

参选的人在炎日下汗流满身,没那么多书案文具,大家就蹲坐在砂地上,折树枝在地上写文——主考官刘德室来回巡察。

在先前高岳就提醒他,“芳斋兄,你在选拔吏员时不要考察什么诗赋文学了,相貌端正些,口齿心思伶俐些,粗通文墨就可以。”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身言书判”。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 修行在三千小世界 情事档案 大神诸天 灵缘界 明末汉之魂 忍者掉进了海贼世界 山沟皇帝 全村人吃鸡的希望 我的超能妹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