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十二章 偏见的形成

第四十二章 偏见的形成(2/5)

目录

在打比方上,爱因斯坦解释相对论时用了一个例子:与妙龄女郎呆一个小时感觉长?还是与一个老太婆呆一个小时感觉长?如果你觉得自己听懂了相对论,那就成笑话了。你得读懂公式,得知道概念。

在贴标签上,笑话就更多了。这是文学家的长项,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多好的标签;比如《阿Q正传》,多形象的标签。但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是多面或者是复杂的,不是任何一个标签所能概括的。文学是将人物典型化,标签可以突出性格特征,无可厚非,也容易取得大量读者的共鸣。但是对社会学问题或科学问题,这种失真就是不可原谅的。

很多小知识分子,所谓小,一是指格局小,二是指知识结构容量小,三是指心眼小。以为掌握了比方和标签就掌握了知识,凡是无法贴上标签和无法打出比方的东西,他们都要反对,其实是认知障碍带来的拒绝本能反应。

在与小苏的接触中,我发现了某种实践认识错误残留,尽管他是理科生,但由于出生贫困,所以对富人有本能的偏见。他倒不至于有基于嫉妒的仇富心态,但他总似乎觉得富一定有某种机窍、某种捷径。其实,机窍和捷径只不过是条件和时机成熟时的把握结果,并不是无条件的凭空产生。不能说得到某个咒语或会一两句行话,就可以无往而不利。手执利器,可以披荆斩棘,但不足以支撑江湖纵横。当然,小苏是个聪明上进的人,经过学习和工作的训练,他也开始变得踏实,也就是面对实践的大气,成功虽然有机缘,但必须有扎实的工作和不断的学习垫底。

高妍的迷惘是另一种原因,来源于认知障碍。她的父母尽管非常优秀,但也未受过高等教育,对教育的认识有误区,认为教育有捷径:送到教育最发达的美国,弯道超车。当然,她父母也有现实困难,为了企业,没有教育女儿的时间和条件,现在,他们也意识到,从小教育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对于高妍本人来说,并不是在美国从来没有学习,但她这种浅尝辄止的学习,只能学到一大堆标签和比方,既没有概念和数据合成的知识点,也没有系统的分析思维体系。所以,在美国没用的知识,回国更难以解决任何问题。认知困难造成了她回避认知,拒绝学习,那么,一个既不做事又不学习的年轻人会干些什么呢?只有玩,美其名曰:人是追求快乐的动物。这又是一个标签。

当然,实践给了她教训,每次所谓的短暂的欢乐,带来的是长时间的空虚和疲惫。她的路在哪里呢?我估计,冯姨高叔只不过想维持现状,止损,找个好女婿接盘。

那么,除了立场偏见和认知偏见以外,有没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八零军嫂上位记 奥术起源 王牌兵王 高武巨擘 诸天业务员 乾龙战天 农家小皇妃 酒鬼醉天 福谋 东晋北府一丘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