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八十二章: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

第八十二章:给朕一网打尽(八千字大章)(4/5)

目录

“好一个秉公!”朱棣嘲弄地看着他道:“这件事,朕还就彻查到底,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说谎。”

刘让先是有些慌乱,不过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他认为自己是绝不会有错的,这一定是有人背后捣鬼,于是道:“那么就恳请陛下,再命有司彻查。”

朱棣冷冷看他:“朕还该让你们查吗?”

刘让振振有词道:“若非有司,如何能让真相大白天下!”

朱棣不客气地道:“朕亲自来查,今日一个人都别想走,朕去刑部,调取所有都宗卷,非要水落石出不可。”

…………

谁也不曾想到,在市井之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沈家庄案,今儿竟是闹得更大了。

各部堂本来按部就班,突闻陛下竟率文渊阁大学士,会同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三司人等,抵达了刑部。

刑部部堂里,新任的刑部尚书吕震忙率部堂上下官吏接驾。

这吕震在靖难不久之后,就向朱棣投降,在靖难之中,也立下了功劳,进入南京城之后,朱棣认为刑部乃是要害部堂,于是便让吕震在刑部,先任侍郎,新晋不久之后,擢升尚书。

不过吕震显然能力一般,平日里部堂里的事,大多还需部堂中的佐官们指点。

今日见陛下来此,要亲审沈家庄一案,倒是有些慌了。

既已定案的案子,突然要重审,这不就证明刑部这边没把事办好吗?

他忐忑不安地迎了朱棣进入部堂,朱棣却黑着脸,没理他。

朱棣当下,先命人道:“三件事!”

他沉着脸道:“第一件,命刑部堂官去那查抄出来的仓库,清点大致的数目,立即来报。”

“第二件,命人拿沈静人等归案,送至朕前听审。”

“第三件,取此前的卷宗,送朕案前。”

朱棣习惯了军令如山,因而谁也不敢怠慢。

不多时,那沈静便被人捉了来。

沈静乖乖交代之后,便被张安世三人送回了庄子,反正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张安世倒是不担心他逃跑。

而这沈静已是吓坏了,心知事情可能闹大,预感到要出事,还真是想着收拾一些细软逃之夭夭呢!

可是这天下之大,如何有他容身之地?

不等他谋划往哪里去,捉他的人便来了。

此时,这沈静一进来,便立即号啕大哭起来,哭泣着道:“冤枉,冤枉啊……”

朱棣冷着脸,却是取了卷宗,一面低头看,一面道:“这有司都说你是大善人,是吗?”

沈静只是瑟瑟发抖。

朱棣抬头,狠狠地瞪着沈静,开口道:“是刑部哪一个人核实的?站出来说话!”

一个刑部主事神色慌张地站了出来:“是……是臣……”

朱棣道:“既是你核实,你能对此负责吗?”

听了朱棣的话,刑部主事品味出了这事诡异。

他抬头,却看到站在一旁的都察院御史刘让,便道:“当时是臣与刘御史一道去查,过程之中,刘御史说……此乃良人,不要苛责他。”

听了那朱棣如箭一般的目光便落在了刘让的身上。

刘让气不打一出来,好啊,现在责任推卸到他的身上了。

不过这刘让倒是硬气的很:“臣说过这些话,可是臣与他们核查时,确实秉公而行,不曾徇私枉法,臣之所言,句句属实,敢用乌纱担保。”

朱棣低头继续看卷宗,却是淡淡道:“不必用乌纱,用人头吧。”

说罢,朱棣又看那沈静,冷声道:“朕再问你一遍,你便是传闻中的沈善人?”

沈静此时整个人都惶恐万分,磕磕巴巴地道:“是……是……”

“你为何是沈善人?”

“草民……草民乐善好施……平日里修桥补路,灾年的时候,救济百姓……这……这才得此薄名……”

朱棣冷笑道:“和卷宗里说的一模一样,这样说来,你真是良善百姓了。”

随即,朱棣继续低头看卷宗。

不久之后,张安世几个人便会同刑部的人到了。

张安世几个入堂行礼。

朱棣瞪了这几个家伙一眼,冷冷的没有回应。

朱棣问随来的刑部官吏:“库房的银钱,确定属实吗?”

那带队的堂官道:“属实。”

朱棣道:“有银大抵多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唐人的餐桌 逍行纪 诡行天下 娇宠令 绝对臣服[足球] 重生还珠之我只要你 我有一剑 宿命之环 乱世书 女侠且慢
返回顶部